2023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;2024年1月1日,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正式施行,2024年或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。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到2025年,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.5万亿元,到2035年有望达到3.5万亿元。
近期低空经济非常火热,我国已经发布了多条涉及支持“低空经济”发展的政策性、规范性文件,那么什么是低空经济?
1.什么是低空经济
低空经济是以航空器为主、低空活动为牵引,多产业融合的新经济形态。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,以载人、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,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。
从名词拆分来看,“低空”一词当前无确切高度定义,主流观点认为低空涵盖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或3000米以内的空域(视地区特性和实际需求而定)。“经济”一词则反映出并非全以航空器为载体、低空空域为依托,而是综合了上下游产业、领域(制造、机场、保障服务等)的融合性经济模式,这也使其成为继数字经济后又一新兴经济形态。
2.低空经济包含范畴
低空经济可视作通用航空的升格,涉及低空飞行、制造、保障等多项产业。在低空经济一词首次纳入国家规划前,最常提及的关联词是通用航空。这一领域无疑是低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并未完全反应“经济”一词的概念,低空经济对其形成全领域包含。从应用场景来看,低空经济涉及军用、政用、商用、民用全方位场景;从产品角度来看,主要包含低空内飞行的无人机、私人飞机、eVTOL等航空器;从产业构成来看,主要包括低空制造、低空飞行、低空保障、低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等产业。简单来看,低空经济可刻画为低空域全产品+地面相关产业链条+相关衍生服务。
3.低空经济、通用航空、无人机的关系
低空经济、通用航空、无人机的关系:低空飞行活动包括警用航空活动、海关航空活动和通用航空。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。
4.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
类比数字经济,低空经济是重要的经济形态。分别对照数字经济与定义、范畴、定位,低空经济中的“经济”二字值得重视。从定义来看,数字经济是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,低空经济是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,二者都具有“融合性”这一特征。从范畴来看,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包含各产业数字化,低空经济包含低空概念衍生的多产业链条,二者都具有“广泛性”这一特征。从定位来看,强调数字经济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,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。深圳市政府指出低空经济是拉动有效投资、创造消费需求、提升创新能级的新领域新赛道,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。
5.低空经济的先进飞行器
低空经济产业的先进飞行器主要以垂直起降型飞机(VTOL)与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,按照高度可分为:载人飞行器(1000-6000米)、行业级无人机(120-1000米)、消费级无人机(120米以下)。其中,应用于载货、载人、城市管理等场景的行业无人机正不断涌现,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,完善城市保障体系,带动低空产业升级。
6.低空经济发展重点:eVTOL
同美国相对比,我国未来重点发展产品或聚焦于eVTOL。从比较优势来看,美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成熟,我国通航产业起步相对较晚,航空器、机场、飞行员数量均落后于美国。而eVTOL、民用无人机等产品相较美国差距则相对较小。其中,eVTOL作为新兴产品,2015年后全球才鲜有公司涉足,当前中美在这一领域接近同一起跑线。在低空经济发展方向上,中美或有所差异,未来我国或以eVTOL、载货无人机等为重点发展方向。一是对比当前发展程度,我国在这一领域并未落后。二是对比资源禀赋,我国发展通航的劣势在于城市密集度相较美国更为集中,发展eVTOL优势是可以借助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,有望再度复刻“弯道超车”。三是从发展方向来看,eVTOL使用清洁能源,更符合国际上《巴黎协定》与我国“双碳”的长期发展方向。
7.低空经济前景广阔,潜在价值大
低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于低空空域发展的经济形态,低空空域作为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,其本质就是将低空空域这一自然资源传化为有价值的经济资源。低空空域没有任何物理附着物,其开发依赖数字化工具将其数字化成一个可计算空域,在数字空间里将其变成一个可定标、可量化、可计算、可管理、可利用、可固执和可分享的经济资源,推动低空空域从“可通达”到“可计算”到“可运营”性质的转变。预计未来低空经济有望蕴藏着可以和土地价值相比拟的经济资源,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来源:通用航空信息